醫藥產業發展呈現五大特征
一、處于低級發展階段
國內新藥產出能力弱,普藥市場份額超過90%,而在國際醫藥制造業中專利藥占據超過7成份額;國內醫藥制造業集中度低,制造業20強的國內市場集中度為42%,而世界醫藥市場上20強占據66%的市場份額。
二、新藥研發的預期回報率低導致創新能力弱
因為受到國內用藥水平低、難以進入國外市場、國內醫藥基礎研發薄弱等因素影響,我國新藥研究的預期回報率較低,導致我國醫藥制造業的研發投入不足。美國醫藥制造業的R&D強度是我國的7倍。2001年我國投入醫藥制造業的新產品研發經費僅為14.1億元人民幣,而國外平均一個新藥的研發投入為8億美元。
三、市場進入壁壘不同導致子行業間存在盈利能力差異性
中成藥和生物制藥的利潤率達11%,超出行業利潤率2個百分點,中藥飲片的利潤率高出化學原料藥的利潤率2個百分點,化學藥利潤率較低.
四、醫藥制造業處于內部結構調整期
調整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各子行業間比重在進行調整,中藥及生物制藥等子行業的快速發展是導致化學藥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二是專利藥的比重將增加,2000年專利藥在我國醫藥市場上占據9%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10年將占有21%的市場份額。其中中藥與生物制藥具較大創新產出潛能。
五、政府將繼續推動藥價下降
未來藥價下降空間主要來自醫院藥價的下降。2004年7月資料顯示醫院的平均實際零售價高于藥店39.50%。政府將繼續醫藥分業改革,且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提高服務收費來補償醫療機構在藥費收入上的損失,從而推動藥價下降。
各子行業蘊涵投資價值
預計2004-2006年國內藥品市場年增長率介于13-17%之間,高于“十五”計劃和IMS的預測。國內醫藥制造業一般分為化學藥、中藥和生物制藥,其中化學藥包括原料藥與制劑,中藥包括飲片和成藥,在各子行業中蘊涵豐富的投資機會。
一、穩定增長的化學藥制劑業
在2001-2010年間,國際上市場價值超千億美元的專利藥的專利保護期將滿,抓住機會快速仿制這些藥能夠帶來額外的市場增長。關鍵在于快速和高標準,快速是指搶在專利到期前完成研發投產,高標準是為了通過歐美監管當局的認證而打入歐美市場。恒瑞醫藥等部分企業能夠通過新藥研發、劑型創新、搶仿獲得超出行業平均水平的增長速度和盈利能力。
二、增長趨緩的化學原料藥業
未來大宗原料藥的投資機會在部分企業可能形成對某些品種的市場壟斷。特色原料藥技術附加值較高,且隨著大量專利藥到期后特色原料藥市場的份額將擴大,增長速度將高于原料藥行業,發展訣竅在快速和高標準,華海藥業、海正藥業等將分享行業成長。
三、處于新發展階段的中藥業
目前我國中成藥年銷售額578億元,占醫藥制造業的21%。中藥的雙重市場屬性及國際需求賦予中藥企業成長空間,目前中藥行業正處于與現代技術結合的新發展階段,中藥行業中如同仁堂、天士力等具有品牌、技術、資源優勢的企業將分享這一成長。
四、向研發轉變的生物醫藥業
目前我國生物制藥工業處于成長初期,年銷售額223億元,占醫藥制造業8%。目前上市公司的生物制藥治療用新藥產出能力較弱。國內基因診斷行業有快速發展前景且技術成熟,中國疫苗市場年用量增長率達15%且治療性乙肝疫苗和口服菌苗技術走向成熟,達安基因、科華生物、天壇生物、雙鷺藥業等將分享行業的成長。
新譯通翻譯的專業領域
信息技術、計算機硬件、計算機軟件、通訊、電子技術、機械、 汽車、交通水利、航空、能源、建筑環保、石油化工、電氣設備、電力儀表、醫藥、食品衛生、農業、旅游、法律合同、金融保險、審計會計、商務貿易、市場宣傳文檔、文藝教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