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研流程的11個步驟: 1. 確定市場調研的必要性 2. 定義問題 3. 確立調研目標 4. 確定調研設計方案 5. 確定信息的類型和來源 6. 確定收集資料 7. 問卷設計 8. 確定抽樣方案及樣本容量 9. 收集資料 10. 資料分析 11. 撰寫...
市場調研是一個令很多中小企業營銷管理者感到迷茫的問題:人力上,既沒有專職的市調人員,更沒有獨立的市場部門;財力上,請不起專業的市場調研公司……而市場調研工作又不能不做,不做就不知道你要討好的對象是誰,他在想什么,做什么;不做就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對手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怎么做的和將怎么做……。在這里,筆者談一談自己的一點心得。
一、中小企業市場調研的職責擔當
中小企業一般沒有獨立完整的市場部門,關于市場調研工作的職責擔當問題,有人講應由總經理室去做,也有人講應由銷售部門代勞,筆者認為:在沒有獨立的市場部門并且近期也不打算建立市場部門的情況下,最好把此項工作交由總經理室,并由專職信息人員負責。這樣做有三個好處:
1.很多中小企業的銷售工作是由總經理直抓或兼管,總經理室作為幕僚單位,有必要把握市場動態,供總經理決策參考。
2.總經理室與總經理最為貼近,便于總經理指導市場調研工作及查閱參考市場信息。
3.總經理室作為公司的“中樞神經”,由它來策劃和執行市場調研工作與管理的基本原則不矛盾。當然,在策劃調研活動時,必須以市場和銷售為導向,并充分聽取銷售人員的意見和建議。
在中國,直接或間接涉及調研行業的機構有6萬余家,其中京、穗地區均超過100家。但是除了“零點”、“大視野”、“央視”外,國內調查公司在人員、設備、業務能力等方面達一定水平的不到 1/3,單純從事調查業務的調研機構達到一定水平的不到1/5。
雖然市場調研屬于咨詢業的一支,但其起源和發展卻與咨詢業迥然不同。而中國的咨詢業發展較為混亂,現存的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在政府信息面向市場開放過程中,幾乎所有政府部門與行業管理組織都成了自己的信息中心,二是原有的較規范的工程咨詢機構,三是從事各類信息發布、項目中介的皮包公司。參與在計劃和市場雙軌并存的體制內權力和資本的灰色交易是中國大陸咨詢公司的一個特點。它們的存在使咨詢公司在中國的名聲不佳。近年來,一批策劃人在咨詢市場上創造了很多熱點,然而市場策劃的名氣雖大,但大多數企業仍心存疑慮,管理規范而嚴謹的外資企業,幾乎沒有成為大陸策劃業的客戶群。
大陸市場調研行業的發展與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展開的營銷行動緊密相關。一方面,在包裝消費品市場上,如寶潔、聯合利華等公司對消費者意見的高度關注為市場調查公司的出現奠定了市場需求的基礎。另一方面,伴隨著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步伐,一批為之服務的國際調查集團,如蓋洛普、SRG等相繼在國內設立了分支機構。在1992年前,大陸的市場調查公司尚不為人所知,但其業務已開始努力按照客戶的要求悄悄實施。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分析,大陸調研行業有三個特點:
一是市場進入的技術障礙較高。一個典型的入戶調查項目,就包括抽樣、問卷設計、訪員培訓、實地督導、復核、編碼錄入、統計分析、報告撰寫等多個專業性較強的環節,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即使有再多資本也難以進入。
二是啟動資金要求低。注冊一個市場調查公司只需10萬元人民幣,項目運作的硬件設施主要是電腦,打印機、傳真等必備辦公設備,如不考慮項目支出,日常的運營費用只有房租和人員工資兩大塊。
三是市場相對有限。并不是每個公司都有市場調查的需求,而一個有此需求的企業則可能已有較滿意的合作伙伴,故對于一個新公司而言,是否能在有限的市場中開拓是其生存的第一條件。這三個特點決定了調查行業的發展沒有出現“突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局面。而調查公司內部的高層管理人員另立門戶的現象則非常普遍,并已成為新生調查公司的主要來源。
新譯通翻譯的主要語種
翻譯語種:
英語、日語、韓語、法語、德語、俄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蒙古語、羅馬尼亞語、波斯語、泰語、越南語、捷克語、丹麥語、瑞典語、塞爾維亞語、印地語、馬來語、印尼語、老撾語、緬甸語、荷蘭語、烏克蘭語、匈牙利語、芬蘭語、土耳其語、希臘語、烏爾都語、阿拉伯語、波蘭語、挪威語、愛爾蘭語、阿爾及利亞語 ,拉丁語等多個小語種翻譯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