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農業科技的概念與特征
所謂農業科技新聞就是在農業科技領域發生的新聞,它是新聞學的一個分支。按照有關新聞學的概念,農業科技新聞就是對新近發生在農業科技領域的事實的報道。??????
我們也可以把農業科技新聞看做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形成的交叉學科,具體地說,農業科技新聞是農業科學和新聞學的交集,農業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子集,而新聞學是社會科學的一個子集。
人民日報原總編輯李莊在《人民日報歷屆全國好新聞獲獎作品集》(中國新聞出版社1988年6月第一版)一書的序言中寫道:有人說“新聞無學”,這話不對。但是新聞工作經驗總結不夠,新聞理論研究薄弱,這些方面的不足,確實應該抓緊補救的。選擇某些新聞作品,就這些作品采訪、寫作過程中反映出來的新聞工作問題和經驗,加以分析研究,集腋成裘,匯為理論,有助于早日消解“新聞無學”的說法。
為此,本章正是按照這一思路,試圖通過大量的農業科技新聞采寫的實踐,總結、描述農業科技新聞的基本特征,闡明農業科技新聞的規律即農業科技新聞的科學性和理論性,進而通過農業科學的科學性來進一步證明新聞的理論性,從這個側面證明新聞也是有“學”的。
假如我們能用同樣的方法,將其他各個類別新聞,如工業新聞、經濟新聞、衛生新聞、體育新聞等等,都系統地總結一下,用這些學科或行業的理論性來證明新聞的理論性,這樣就能從特殊性歸納出一般性,從而全面證明新聞的理論性,這將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 農業科技新聞的特征
在大量的新聞采寫實踐活動中,我感覺到,農業科技新聞如同農業科學一樣,也有自身的一些規律和特征。大致歸納如下:
1.科學性。作為農業科技新聞,是對新近發生在農業科技領域的事實的報道,是用新聞手法對科技成果進行的推廣和普及,其報道對象是農業科技,在稿件中勢必要準確反映科技成果的主要特征,例如成果的水平、應用范圍、應用前景、增產幅度等等,即使記者要使該項成果通俗化,采取許多修辭手法用于寫作,但絕對不能脫開科技成果而隨意發揮,因而農業科技新聞始終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這是農業科技新聞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農業科技新聞的靈魂。相反,如果為了追求通俗化和生動性,而不顧科學性,甚至違反了科學性,那么所寫的稿件也就不能成為農業科技新聞了。
2.季節性。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農業科技的應用自然也有明顯的季節性。這也是農業科技新聞最顯著的特征之一。例如,到了春季,就應該及時報道春耕生產以及抗旱等方面的農業科技新聞;到了夏季,就應及時報道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方面的新技術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農業生產,才能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歡迎。盡管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保護地栽培技術不斷創新,“反季節蔬菜、反季節水果”等大量問世,不斷改善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對于像我們這樣一個擁有數億農民的大國來講,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仍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農業的季節性和農業科技新聞的季節性仍將長期存在。
3.區域性。我國地域遼闊,氣候類型復雜多樣,農業生產結構千變萬化。因此,某一項農業科學技術往往只適合在某一個區域推廣,這樣就決定了農業科技新聞具有區域性的特點。而不像其他技術,具有相對廣泛的應用范圍。對于許多農業科技成果來說,不僅省與省之間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縣與縣之間都有差異。因此,我們在采寫農業科技新聞時一定首先要考慮它的適用地域和范圍。
4.可推廣性。這也是農業科技新聞區別于其他新聞的顯著的特點之一。由于農業科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科學,許多科技成果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加之廣大農民朋友對農業科技有極為迫切的需求,這就為這些科技成果的推廣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這樣就使農業科技新聞在具有新聞價值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可推廣性。例如,記者報道了一個新品種的消息,立即就會收到許多要求推廣該品種的讀者,同時,也會引起有關領導和農業推廣部門的關注,對農業科技推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在新聞實踐中已被許多事例所證實。
5.新聞性。這自然是農業科技新聞的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如果不是對農業科技領域發生的最新的事實的報道,就不具備新聞價值。當代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新品種、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必須按新聞的要求及時予以報道。農業科技同樣也不能缺少新聞性,如果缺少了新聞性,同樣也不能成為農業科技新聞。
新譯通翻譯的成主要語種
英語、韓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阿拉伯語、蒙古語、越南語、泰語、馬來西亞語、印尼語、瑞士語、老撾語、緬甸語、柬埔寨語、荷蘭語、土耳其語、捷克語、斯洛伐克語、匈牙利語、波蘭語、拉丁語、世界語
尼泊爾語、印地語、烏爾都語、泰米爾語、僧伽羅語、孟加拉語、菲律賓語、普什圖語、波斯語、豪薩語、斯瓦希里語、塞爾維亞語、羅馬尼亞語、阿爾巴尼亞語、保加利亞語、葡萄牙語、立陶宛語、克羅地亞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