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所謂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形態。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必然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信息化教育。所以,我們通常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
(二)信息化教育的特征
從技術層面上看,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點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多媒化。
(1)數字化?,F在所說的信息技術,主要是指以計算機為基礎的數字化技術。數字化使得教育技術系統的設備簡單、性能可靠和標準統一。
(2)多媒化。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多媒體技術使得信煤設備一體化、信息表征多元化、真實現象虛擬化。
(3)網絡化。當今的數字化信息網絡做到了“天網”(如數字衛星通訊系統、移動數字通訊系統)和“地網”(目前以Internet為主)合一。網絡化的優點是資源共享、時空不限、多向互動和便于合作。
(4)智能化。人工智能將成為信息化教學系統的核心技術,智能化將使得系統能夠做到教學行為人性化、人機通訊自然化、繁雜任務代理化。
從教育層面上看,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特點:
(1)教材多媒化。教材多媒化就是利用多媒體,特別是超媒體技術,建立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動態化、形象化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教材和工具書多媒體化,它們不但包含文字 和圖形,還能呈現聲音、動畫、錄像以及模擬的三維景象。因為多媒體教材本身就是活的書。如何把“活書”設計好?如何把 “活書”學好?這是信息化時代的教師和學生面臨的新問題。
(2)資源全球化。利用網絡,特別是Internet,可以使全世界的教育資源連成一個信息海洋,供廣大教育用戶共享。網上的教育資源有許多類型,包括教育網站、電子書刊、虛擬圖 書館、虛擬軟件庫、新聞組等。對于我國教育來說,面臨的一大問題是網上中文信息資源的嚴重不足。開發網上教育資源,不但是教育部門的任務,也是社會各部門以及知識者的義務,美國的網上基礎教育資源體系就是依靠社會各界的協同努力建立起來的。
(3)教學個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的智能導師系統能夠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和需求進行教學和提供幫助。為了做到這一點,學生個性的測定,特別是認知方式的檢測,將成為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課題。
(4)學習自主化。由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認同,利用信息技術支持自主學習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向。事實上,超文木、超媒體之類的電子教材已經為自主學習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
(5)任務合作化。要求學生通過合作方式完成學習任務也是當前國際教育的發展方向。信息技術在支持合作學習方面可以起重要作用,其形式包括通過計算機的合作(網上合作學習);在計算機面前合作(如小組作業);與計算機合作(計算機扮演學生同伴角色)。
(6)管理自動化。包括計算機化測試與評分、學習問題診斷、學習任務、分配等功能。最近的發展趨向是在網絡上建立電子學檔,其中包含學生電子作品、學習活動記錄、學習評價信息等。利用電子學檔可以支持教學評價的改革,實現面向學習過程的評價。
(7)環境虛擬化。教育環境虛擬化意味著教學活動可以很大程度上脫離物理窨時間的限制,這是電子網絡化教育的重要特征
新譯通翻譯的企業遠景
企業遠景: 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領航 企業使命: 溝通世界 譯不容辭
企業精神: 想客戶所想 急客戶所急 企業口號: 放心的選擇 制勝的一步
服務準則: 精確 快捷 經濟 守信 企業行為目標:國際標準 值得信賴
員工行為目標:與人為善 高度負責 求實創新 不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