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語言學是興起于八十年代中期的一門新學科,是研究語言和文化相互之間關系的學科,是語言學和文化學的交叉學科。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它包括人們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準則、社會組織及其相互關系等。文化是人們通過他們的創造活動而形成的產物。因此,文化也包括文學、藝術、音樂、建筑、哲學、科學技術成就等集中反映人類文明的各個方面。文化又是一種歷史現象,它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內容通過民族形式的表現,映射出鮮明的民族色彩。
文化與語言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區別。語言是一種文化,而且是最初始的文化,但只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文化的一個方面,而并非它的全部。語言與文化既是部分與整體的包含關系,又是形式與內容的制約關系。因為一切文化知識都是依靠語言來記載與傳播的,即使是屬于文化物質層次的現象,也只有通過語方的命名、闡釋,才有意義。語言雖是一個內涵相對確定的概念,但其外延、使用范圍,卻極其廣泛,它涉及從古到今、從內到外的一切文化現象。所以人們通常把語言稱作為文化的載體,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鏡子。
對語言與文化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其突出的優點是將語言置于得以產生、存在與表現的具體文化背景之中,從而使人感受到它的活生生的語言,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載負著具體文化內容的語言。這種研究顯然對語言教學,尤其是外語教學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長期以來,外語教學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忽視語言使用與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培養出來的大部分學生盡管語法知識掌握得較好,詞匯量很大,語音語調也較為準確優美,但卻缺乏在恰當的場合使用恰當的語言的能力,缺乏深層次理解語言的能力,有時甚至運用本族文化的語言交際標準去理解和套用外語以至鬧出笑話。這說明了文化對交際無所不在的深刻影響,也說明了交際能力不僅包括語言能力,而且包括對與語言使用密切相關的社會文化因素的充分了解和掌握。
外語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人才。外語教學不僅僅是語言教學,而且應該包括文化教學。對外語教學工作者來說,只教會學生一套機械的語法規則,一定數量的詞匯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有效地掌握語言,必須同時向學生教授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這一點必須貫穿于教學大綱的制訂,教材的選編,課堂教學的實施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中。
鑒于語言與文化之間的密切聯系,鑒于文化語言學研究的重要意義、鑒于文化教學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位置,我們深深地被《阿拉伯語與阿拉伯文化》課題所吸引,并大膽地作了嘗試。我們在多年從事阿拉伯語數學和研究的基礎上,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就阿拉伯語在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中的地位、阿拉伯詞語與阿拉伯文化、從外來詞看文化的接觸、阿拉伯語中的比喻與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語諺語與阿拉伯文化、時間與文化內涵、阿拉伯語中的習用語、阿拉伯語中的委婉語、阿拉伯語身勢語和阿拉伯人名與阿拉伯文化等內容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力求揭示阿拉伯語與阿拉伯文化的某些關系,揭示在阿拉伯語中體現的阿拉伯民族的思想意識、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民族心理、民族感情、風土民情、社會變革等社會文化因素,并從中總結歸納出一些具有規律性和啟發性的特點,以利于阿拉伯語教學、研究及翻譯工作。
新譯通翻譯的業務范圍
1、 |
商務、法律文件、公司介紹以及設備安裝、調試、產品說明、大型項目招標,大型設備生產線;市場調研報告、財經分析。 |
|
2、 |
工商管理;出國申請資料,公證資料等筆譯。各種商務性談判,展覽會、講座的口譯以及大中型國際會議的同聲傳譯。電影、電視劇本,錄象帶、VCD等音頻、視頻的翻譯錄制和編輯。 |
|
3、 |
翻譯領域:醫藥、通訊、計算機、汽車、石化、電子、金融、法律、機械、冶金、建筑、能源、環保、交通、食品、航空、 農業、文藝等。 |
|